医院院报
院报第97期——第二版
第二版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尺动脉腕上支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现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并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皮瓣的切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尺动脉腕上支解剖部位较恒定,操作安全、方便。该皮瓣色泽接近手部,皮肤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为修复手部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由于供区比前臂岛状皮瓣隐蔽,不需牺牲上支的主要动脉,故患者乐于接受。
尺动脉腕上支较细,远端呈多级树枝样分布。游离蒂部时应小心,如操作粗暴则易损伤血管,在游离时应保留血管周围的软组织,形成一个2-2.5cm左右宽度的筋膜蒂,同时将贵要静脉也应包含在内,以保证皮瓣血供的安全性。由于腕上皮支主干由尺动脉发出穿过肌间隙时,无重要分支到腱周组织,我科现采用剥离部分腱周组织,使其包含在皮瓣蒂中,不影响皮瓣及肌腱血运。且术中不切断尺侧腕屈肌,也不需要修复该肌腱,因此可简化手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也随之缩短。
手外科 王加利 陈仲华
我院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填补鲁南地区空白
本报讯 9月4日,我院普外二科成功为一例患者实施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患者为青年男性,查体B超检查发现胆囊息肉,大小约12×8㎜。手术在脐上缘做一2㎝长的弧形切口,经此置入腹腔镜器械,将胆囊切除,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1小时。术后第二天患者即进食、下床活动。
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腹壁上需做四孔或三孔才能完成手术。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仅在脐部做一2㎝长的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由于脐部皱襞的遮挡,切口愈合后在腹壁上没有明显手术瘢痕,真正达到了手术无疤痕,并且使手术创伤最小,术后恢复更快。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要求医师必须具有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对主刀医生的经验和技巧上提出新挑战。国内、省内极少数医院能做此手术,并且是个案报导。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我院成功完成,填补了山东省鲁南地区在这项技术上的空白,标志着我院腹腔镜手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普外二科 孙启栋
神经外一科成功在脑室镜下行囊虫摘除术
本报讯 近日,我院神经外一科成功在脑室镜下行囊虫摘除术,为患者解除了病痛。
患者为男性,因行走不稳7天入院,查体见共济运动失调,MRI示小脑半球、右额叶、左颞叶囊性占位,囊虫病可能性大,于是在脑室镜辅助下行囊虫病摘除术,定位后先于额部开一小骨瓣,摘除一囊虫,后侧卧位枕部做直切口,枕部开一骨窗,切开硬脑膜,脑室镜下摘除小脑囊虫。术中共摘除两个囊虫,囊壁半透明,头节清晰可见。
脑囊虫病是猪绦虫(链状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脑组织内所引发的疾病,约占囊虫病的50%-80%,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人类是链状绦虫的终末宿主,猪是中间宿主,通过食入被绦虫感染的猪肉或虫卵污染的食物,也可自身肠内绦虫妊娠节片产生的六钩蝣穿入肠壁,经血液或淋巴到达脑组织,囊虫可寄发于脑实质、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脑膜脑炎型、癫痫型、高颅压型。体检发现皮下结节、病灶局部脑功能障碍的相应体征,如单瘫、偏瘫、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高颅压型可见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辅助检查:血液及脑脊液检查会发现嗜酸粒细胞增多;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节片;腰穿颅压可增高,脑脊液细胞学、蛋白均可增高。头颅CT或MRI检查颅内可见到多个散在病灶常能明确诊断。 神经外一科 宋 杰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尺动脉腕上支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科现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手部创面, 并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皮瓣的切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尺动脉腕上支解剖部位较恒定,操作安全、方便。该皮瓣色泽接近手部,皮肤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为修复手部创面的理想皮瓣之一。由于供区比前臂岛状皮瓣隐蔽,不需牺牲上支的主要动脉,故患者乐于接受。
尺动脉腕上支较细,远端呈多级树枝样分布。游离蒂部时应小心,如操作粗暴则易损伤血管,在游离时应保留血管周围的软组织,形成一个2-2.5cm左右宽度的筋膜蒂,同时将贵要静脉也应包含在内,以保证皮瓣血供的安全性。由于腕上皮支主干由尺动脉发出穿过肌间隙时,无重要分支到腱周组织,我科现采用剥离部分腱周组织,使其包含在皮瓣蒂中,不影响皮瓣及肌腱血运。且术中不切断尺侧腕屈肌,也不需要修复该肌腱,因此可简化手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也随之缩短。
手外科 王加利 陈仲华
感染科(肝病中心)成功开展脐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是多种病因引起的晚期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与毒物、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临床上治疗较困难,目前缺乏有效药物逆转肝脏的纤维化,最终均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或并发肝癌而死亡。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方法是先从肝硬化患者身上抽取少量骨髓,或在无菌条件下收集脐血,再用高科技手段分离,提取干细胞,在介入微创条件下将分离出来的干细胞经肝动脉注入肝脏。而后,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干细胞逐渐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以修复受损硬化的肝组织,改善肝脏的合成、代谢及解毒功能,从而改善病人的病情。
治疗后1-4周,食欲不振、乏力、腹水等症状减轻,甚至消失,4-12周,干细胞开始分化,3-6个月,受损肝组织逐步得到修复,肝功能逐渐恢复,凝血机制出现明显改善,白蛋白大幅度升高,大部分化验结果可恢复正常。
我院感染科于7月31日在介入微创条件下,成功开展了一例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术中、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该技术在临沂市率先开展,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感染科 贾洪树
自 身 抗 体 你 知 道 多 少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类以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滑囊、肌腱、韧带筋膜、肌肉)或血管受累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的总称,其病因主要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属风湿病范畴,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多发性肌炎(PM)与皮肌炎(DM)、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血管炎、重叠综合征等。本病大多发病急缓不一,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且可有重叠,因此常被误诊或漏诊。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自身抗体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重要手段,常检测的自身抗体有抗核抗体、抗胞浆抗体、抗细胞膜抗体等等。
一、抗核抗体(ANA)
ANA在多种风湿病中均呈阳性,但以SLE、药物性狼疮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为多见,且滴度也高,ANA检测是一筛选实验,分为: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或抗ENA抗体、抗核仁抗体四大类。
二、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
包括抗合成酶抗体、抗单信号识别微粒(Anti-S RP)、抗Mi-2等等,国内应用最多的是抗Jo-1抗体。抗Jo-1抗体以病人名字John而得名,在合并肺间质变的PM/DM病人中,抗Jo-1抗体高达60%,临床上还发现以急性发热、对称性关节炎、“技工手”、雷诺现象、肌炎并肺间质变病人的抗Jo-1抗体常呈阳性,有人称之为抗Jo-1抗体综合症。
三、抗磷脂抗体(APL)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指临床有动脉或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并伴有抗磷脂抗体者。
四、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对血管炎的诊断很有意义,60%-90%韦格纳肉芽肿病人血清中出现c-ANCA,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则出现p-ANCA。
五、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机体
类风湿因子(RF):类风湿关节炎70%-80%病例呈RF阳性,其滴度与疾病活动性、严重性相关。此外也见于SLE、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5%正常人呈阳性,但很少出现IgG型RF和IgA型RF。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RF阴性。在临床上应强调RF不是RA的特异性抗体,RF阳性者还应根据临床表现才能做出RA的诊断。
此外还有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Sa抗体,抗P68体,抗Filaggrin抗体(AFA),抗CCP抗体等,对RA的敏感性分别在30%-68%,特异性在70%-98%。
风湿科 高举梅 胡海建
上一篇: 院报第97期——第三版
下一篇: 院报第97期——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