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报
院报第149期——第二版
简讯
近期,我院肿瘤科参与了一项由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发起的Ⅲ期临床研究,即《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选择性淋巴结放疗vs累及野放疗联合S-1+顺铂同步化疗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食管癌的同步放化疗在欧美及日本被认为是非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以其对患者创伤小,疗效确切而被肿瘤专家认同。国内亦有文献报道,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近期有效率可达85.7%,不良反应大多在Ⅰ-Ⅱ级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内。本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分组的实验,旨在研究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照射野对食管癌患者预后、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参与本研究的主要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等,我院是临沂市唯一一所入选的三级综合医院,相信这必将为沂蒙山区食管癌患者带来福音!
肿瘤放疗科 张培良
1月10日,邹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心珉一行6人来院参观学习信息化建设工作,副院长刘迎恩及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参观。
刘迎恩副院长简要介绍了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就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各位来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随后实地观摩了我院的信息科、远程会诊系统、叫号系统、电子病历等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现场体验了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疗质量、简化服务流程的优势。
来宾们对我院完善的医院信息化系统由衷地赞赏和钦佩,表示此行受益匪浅,对拓展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思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宣传科 刘 帅
我院神经外科顺利通过山东省重点临床专科评审初评,取得终审资格。
近期,在山东省重点临床专科评审中,我院神经外科在地域等不利条件下,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学术影响,经全省专家委员评审,顺利进入前15名,和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山大二院等医院一道,取得终审资格。这是我院神经外科一贯重视业务学习及提高、积极举办学术会议和培训班、积极进行科研和撰写论文,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和学术影响力的结果。
神经外科 付廷刚
提升康复教育水平 打造恢复健康乐园
我院儿童保健科举办圣诞联欢活动
2013年圣诞节,我院儿童保健科全科医务人员与脑瘫患儿及家长共同举办了圣诞联欢活动,并邀请了院长助理、医务科长任永昌,科护士长陈希云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以游戏互动、情景剧、手语表演、诗朗诵、小小指挥家、家长心愿祝福、圣诞老人送礼物等表演形式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增进医患沟通,鼓励患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现场气氛活跃,家长与孩子积极参与热情高,活动举办圆满成功。
任永昌科长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要求全科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残疾儿童提供优质的康复、教育服务,把儿童保健科打造成残疾儿童恢复健康的乐园,全面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水平。 儿童保健科 刘吉伟
红色希望,爱心传递
——我院无偿献血活动报道
为积极响应市卫生局党委“关于在全市市直卫生系统开展‘温暖冬季’无偿献血活动的倡议”要求,缓解我市供血紧张状况,院党委研究决定,向全院干部职工发出倡议:积极加入到光荣的无偿献血队伍,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1月16日上午,无偿献血活动在行政楼门前拉开序幕,130名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
采血当日,正是数九严寒时,献血车内却是热意盎然。报名参加义务献血的志愿者们早早来到献血车前排队等候,填表、化验、等候、采血,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凛凛寒风挡不住医院职工的热情,在踊跃参与中献出了中心医院人的点滴爱心。
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的传递!作为卫生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无偿献血工作尽心尽力,给予无数垂危的病人生命的希望。让奉献成为习惯,让温暖成为力量,让感动不断蔓延,红色希望,爱心传递,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党办 黄 萍
我院圆满完成130名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
11月25日至12月20日,我院对沂水县130名乡村医生实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
我院把130名学员分成4批进行培训,学员在我院培训中心进行理论学习与病房实践相结合,重点培训三棱针刺法、拔罐法、灸法、十个常用按摩手法、刮痧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十五个常见病症的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十个常用养生保健穴的临床应用、中医二十个常用效佳的方剂应用。学员们积极踊跃提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中医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解决治疗中的困惑与不足。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普遍感到自己又增加了一些治疗疾病的方法,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培训学习,给乡村医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增加了我院与基层医生之间沟通和协作机会,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共同促进了基层卫生行业的有序良性发展。 医务科 任永昌 康复科 周 斌
我院确诊一例小幼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近日,我院儿童保健科确诊一例小幼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1岁9个月,因自幼运动、精神发育落后,在多家医院就诊,疑脑性瘫痪、先天遗传代谢疾病,治疗无效,于近日入住我院儿童保健科。
该患儿为第2胎、第1产,足月,因胎位不正、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4Kg,无窒息。现1岁9个月翻身不灵活,独坐欠稳,能扶物站片刻,不会独站、独走,双手大把抓握玩具。不会说爸爸妈妈。无惊厥、无智力进行性倒退,无咬人、撞头、咬牙等异常行为,尿无异味。查体:神志清,反应迟钝。头围46cm,前囟闭合。眼球无震颤,耳位正常。肝脾不大。坐位平衡反射出现。立位平衡反射未出现。四肢肌力低,肌张力低,双腓肠肌肥大。双膝反射减弱,Babinski 征阴性。盖赛尔智力测验提示认知、语言、运动发育均明显落后。入院后查血肌酸激酶20395U/L,乳酸脱氢酶1060U/L ,a -羟丁酸651U/L,肌酸肌酶同功酶395 U/L。外送血标本做DMD基因检测,用MLPA方法检测DMD基因的79个外显子,检测到48-54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确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型)。
该病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一般5-6岁开始发病,本病的一个特征性体征为Gower征。该患儿在婴儿期起病,且合并重度智力低下,因缺乏儿童期发病的症状、体征,因而极易误诊、漏诊。在婴儿期发病、幼儿期即被确诊者系儿童保健科建科以来首例患者,临床亦少见有该年龄组患儿报道。该病应与精神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脊髓性肌萎缩、其他类型肌营养不良(B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等)鉴别。
80年代已确认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型)基因位点在Xp21上,该基因编码蛋白系一种骨架蛋白,称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上,起支架作用,保护肌膜抵抗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而不受损伤。DMD属X连锁隐性遗传病,一般是男性患病,女性携带突变基因,而实际上仅2/3患儿的病变基因来自母亲,另1/3患儿是自身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的突变。定量分析表明,DMD型患者肌细胞内抗肌萎缩蛋白几乎完全消失,故病情较重,很难活过青春期。近来研究表明该蛋白也部分地存在于心肌、脑细胞和周围神经结构中。CPK有三种同工酶,即CK-MB(心肌)、CK-MM(骨骼肌)、CK-BB(脑),故部分患者可合并心肌病变、智力低下或周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新近有学者认为几乎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但与肌无力严重程度并不平行,其中20%-30%较明显,IQ<70。
DMD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早期检出的最大意义是早期发现,早期采取积极的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延长生命。为保持肌肉功能及预防挛缩,进行适度运动甚为重要,对症治疗包括肌肉、关节的被动运动和按摩,按摩可保持并增进肌力。泼尼松被证明有改善肌力,延缓病情发展的功效,连续用药可维持缓解2年以上,WitE、B族维生素亦可应用。近年来的基因治疗将免疫相容的供体成肌细胞移到DMD体内,有可能为DMD的有效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目前患儿已在我院得到妥善综合康复治疗,病情有明显改善,复查血肌酸激酶15478U/L,乳酸脱氢酶663 U/L ,a -羟丁酸531U/L,肌酸肌酶同功酶227 U/L,提示肌细胞破坏减轻。目前我们也在积极检索有关信息,并准备利用我院开通的远程会诊系统,与我院相关协作医院的有关专家会诊,以期得到更好地诊疗指导。
儿童保健科 赵桂芬
上一篇: 院报第149期——第一版
下一篇: 院报第149期——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