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报
院报第97期——第四版
第四版
母亲真的老了
母亲老了,母亲真的老了,这是我最近的真实感受。
那晚十点时,收到姐姐的短信说母亲突然聋得很厉害,却嘱咐家人别告诉我。当时我想母亲身体一向很好,应该没什么,睡一晚就会好的。早晨6点钟往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父亲,父亲耳背好几年了,平时跟他说话很费力,必须大声喊。我让母亲接电话,听到母亲一个劲地问谁呀?我大声喊妈,她就是听不着。放下电话,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排山倒海般地向我袭来,压迫得我喘不过气来。母亲真的聋了,我的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
赶紧和老公往家赶,母亲看我慌张的样子,急忙对我说:“没事,聋了怕什么,又耽误不了干活,年纪大了还不聋。” 在我们的强烈劝说下,母亲才很不情愿地跟我们上了车 。
母亲躺在检查床上,我帮她取下耳环,看到母亲眼角流出一滴眼泪,我心头涌起一种莫名的心酸,眼泪也不住地在眼眶里打着转。母亲年轻时因患中耳炎左耳朵已基本丧失听力,现在右耳朵又出了毛病。平时我们不常回家,全靠电话交流,而接电话也就成了母亲最开心的事。我不敢想象,如果母亲就这样聋了,今后怎么跟她交流?那家里的电话不就没用了。看着躺在床上苍老而无助的母亲,我只好跑到卫生间任凭泪水流出来……
母亲被诊断为突发性神经性耳聋,需要住院治疗,母亲一个劲地要求医生回家打针。医生说光打针不行,还要做高压氧。我趴在母亲耳朵上大声地“教训”她:“不住院回家就聋了,快住院还能治好。”母亲只好点头答应了。
母亲平时就睡觉少,换了地方更是不打盹。陪床的大哥睡得很好,一晚上母亲起来给盖了三次被子。天刚亮就撵大哥回家睡觉。说大哥和姐姐从小就不能熬眼,熬了眼就头疼。说二哥为两个侄子装修房子都累瘦了,说我和妹妹都要上班,不想拖累我们,说着说着母亲竟然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我那勤劳善良的母亲呀,你就安心治疗吧,我们为你受累是心甘情愿的呀!
母亲两晚上没睡好,护士送来两片安定。吃完药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睡着了,我把母亲的发梢轻轻地拢在了耳后。开始细细地端详着母亲,母亲的白发比以往更多了,母亲眼角的皱纹更深了,曾经红润的脸色显得苍白无力,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两块老年斑。母亲已经76岁了,母亲真的老了,不再是那个风风火火永远不知疲倦的人了。
陪在母亲身边,轻轻地触摸母亲青筋突兀的手,母亲是个手巧的人,老人的寿衣,小孩的棉衣、虎头鞋、虎头帽、布老虎不知缝过多少。母亲整天忙碌而充实,疲惫而执着。我开始深深地自责:一直以为母亲的身体还不错,所以只顾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却忽略了母亲76岁的高龄。昨天买了母亲爱吃的烧饼和苹果,可是母亲咬不动了。母亲什么时候开始掉的牙?什么时候开始咬不动烧饼的?我真的不知道。此时此刻,在寂静的病房里,除了自责,我只能对天下的儿女们说:请不要忽略母亲的年龄。
令人欣慰的是:母亲在耳鼻喉科和高压氧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第三天就能听见我们说话了,当时的心情真是心花怒放,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为了巩固疗效,医生劝说母亲住了10天院,现在母亲的听力基本恢复到了从前。最近我每天都要往家里打个电话,就想听听母亲的声音,和她拉拉家常,让她老人家开心地安度晚年。 综合档案室 孟庆荣
莫要经验蒙蔽你的眼晴
人的一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就像树桩上的年轮,又像人们历尽风霜的容颜,显示着人生中智慧的沧桑。
也许你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位长者,无论身在何方,都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有时会严厉的给你一句警示,有时又会微笑着为你疗伤。在你的眼里,他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身的智慧成为你今生最大的向往。直到有一天,年轮悄悄爬上你曾略显稚气的脸庞,直到有一天你也成为别人心中的向往。你才愕然发现,原来,一切只是因为曾经走过的风风雨雨和心中那些珍藏的宝贵经验。
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时那些看似宝贵的经验,反而往往会蒙蔽你的双眼令你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一次,我值小夜班,急诊科送来了一位由外院转来的危重患者,我们在交接病人的时候,发现该患者的腹部膨胀明显。由于患者有留置导尿管,我们发现尿袋内约有二百毫升淡黄色尿液,而且并未浑浊,所以,我们就很主观的排除了尿管堵塞的原因。后来,经询问患者家属得知患者已经三天未解大便,于是我们便怀疑,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所造成的呢?但经过我和同事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发现这也并不是引起这一症状的根本原因。带着疑问,我和同事怀着严谨的心态又重新检查了导尿管,发现它是处于半梗阻状态的,由于膀胱内大量尿液储留而造成了腹部膨胀。我和同事立即告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患者重新更换了导尿管。
原来由于患者长期导尿,留置在膀胱内的导尿管被块状絮状物阻塞了部分引流孔而无法通畅的引流出尿液,造成大量尿液储留在膀胱内。但是,因为导尿管是处于半梗阻状态的,所以,仍旧会有少量尿液引出,而我和同事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只凭借着以往的经验而发生了判断失误。
经过那次失误以后,我明白了一切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不能根据心中的经验而轻率的作出任何判断。因为有时经验会顽皮的遮住你的双眼,让你面对简单的事情,却无法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ICU 于松早
我的第二个家ICU
“于老!急诊通知,有一位脑外伤患者正在赶往ICU的路上,需要我们马上做好准备!” “好,你马上准备一张床,小杨你立刻准备5号病房,准备接收患者”,于老迅速而又简洁的下达了指令。
“叮咚”,刚把病床送到门口,门铃就响了起来,我们连忙打开大门。只见在急诊护士的陪护下,四五个面露担忧的家属慌慌张张的推着一辆平车走了进来,上面躺着一位男性脑外伤患者,神志恍惚,面部肿胀明显,左眼淤青肿胀,左侧外耳道见少量血性液体流出,全身见多处皮肤擦伤淤青区,大概是因为患者躁动不安的关系,静脉穿刺处有些外渗。
我们迅速的将患者推到5号房间,给予吸氧、接监护仪、测血压、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听诊双肺呼吸音、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输液加药物治疗等一系列抢救工作。当一切尘埃落定,望着监护仪上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值,我不禁回想起去年我刚来室时的样子。
在去年那个举国欢度“国庆”的时节,我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同事一同走进了这座沂蒙老区人民心中的天使殿堂。在护理部张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心医院的心脏--重症医学科(ICU)。望着眼前这个于3年前刚刚建立起来的科室,我有些彷徨,心里犹如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就在我忐忑不安的等待中,沉重的黄色大门打开了,望着迎面而来的绿色身影,我就像注射了一支安定,心情回归了平静。
那不是实习时,消化科的张老师吗?记得那时她就是科室的优秀护士,业务能力特别棒,护士长郭老师一直让我们向她多多学习。到现在才几年时间,她成为了ICU的护士长,不过想一想以她的实力,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不是吗?
张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了ICU的每一个角落,把我们介绍给当值的几位老师们,并把我们一一分组,还教导我们不懂就问,更让我们怀着细致的心谨慎的去做每一件事,且不能有丝毫松懈,不能心存侥幸。就在张老师淳淳教诲的话语中我开始了今后的护士生涯。但当我真正走上岗位,望着那一台台熟悉而又陌生的医疗设备,看着躺在病床上因疾病而生命垂危的患者,我的心产生了疑问:我真的能胜任这份神圣的工作吗?
就在我怀着心中的恐慌战战兢兢的走上工作岗位时,时间却悄悄地在机器滴滴答答的响声中伴着我们忙碌的身影偷偷溜走。不知不觉中我来ICU已经有一年了,从最初的青涩和茫然到现在的镇定和纯熟,这一切的成长都离不开各位老师耐心的指正和悉心的教导。不管特护单我重写多少遍,不管因为我的无知为她们增添多少不必要的麻烦,她们从无怨言。
从最初多次犯错误到期间悉心改正错误到最后不再犯错误,我经历了太多太多。我哭过、恐惶过、茫然过。是各位老师们用她们那一颗颗无私奉献的心,温暖了我,让我战胜恐惶,挥别茫然,并让光明重新照亮我的心田。我一直记得张老师说过:“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件事情上反复的犯错误。”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如果,你反复的在同一件事情上出错,那只能说明,你的心根本就不在这。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从各位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张老师教给我:“不管多小的事,也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有丝毫松懈。”杨老师教给我:“一切都要细心,不能有丝毫马虎。”于老师教给我:“要有一颗乐观、宽容、上进的心。” ……从她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ICU 赵盈盈
上一篇: 院报第98期——第一版
下一篇: 院报第97期——第三版